近日,市食安辦發布數據顯示,2017年度全市各(街道)食安辦共登記評估農村集體聚餐4159餐次,未接到一起發生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事件的報告。這標志著我市“農村集體聚餐提升工程”確得實質性成效。
針對農村集體聚餐涉及面廣、參加人數多、管理難度大、易發食品安全事故的特點,2017年,我市通過四項舉措,大力實施“農村集體聚餐提升工程”為民辦實事項目,防范集體聚餐食物中毒事件發生,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。
一是調查摸底,建立管理檔案。依靠食品安全協管員對全市家宴廚師進一步摸底調查,建立管理檔案,同時通過網站、報紙等形式公示承辦者登記、加工制作人員體檢培訓、依法依規經營等情況。全市共摸底排查出農村家宴廚師及其從業人員716名,經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合格、健康檢查合格,在各區鎮(街道)食安辦進行備案登記886名,農村集體聚餐廚師健康證、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合格證持證率達96%。備案登記情況通過啟東市政府網站、微信公眾號、各村(居)科普宣傳站向市民進行了公示。
二是創新思路,提升管理水平。成立省內首個家宴餐飲業協會,發展18家餐飲單位會員及400余名個人廚師會員,建立農村集體聚餐行業自律管理平臺。開展“農村集體聚餐誠信廚師”評選,促進行業內爭先爭優。鼓勵農村集體聚餐廚師投保食品安全責任險,一旦發生因農村集體聚餐而引發的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,可根據實際情況部分或全部由保險承擔,可最大程度地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,讓群眾吃得放心。2017年,全市共投保食品安全責任險30000元,保險金額600萬元。
三是現場評估,防控風險隱患。指導區鎮(街道)食安辦和食品安全協管員改變坐等群眾上門申報的工作方式,主動了解掌握本村(轄區)家宴舉辦情況,主動上門服務,從廚師健康狀況、環境衛生、加工設施及原料采購儲存、加工操作、餐具消毒、留樣等環節進行全面指導監督,做好農村集體聚餐的申報、現場評估等工作及時發現消除食品安全隱患,保障集體聚餐食品安全,嚴防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發生。全年全市共登記評估農村集體聚餐4159餐次,未接到發生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事件的報告。
四是培訓宣講,提升安全意識。組織開展農村集體聚餐廚師、村(居)食品安全協管員業務知識培訓,重點講解培訓食品安全法律法規、集體聚餐登記申報、食品加工操作規范、食物中毒防控等內容。全年開展培訓17場次,培訓1032人次。利用各類傳播媒體,加大農村集體聚餐相關規定的宣傳教育,提高群眾對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工作的參與度和認知度。著力增強鄉村廚師和集體聚餐承辦人的食品安全意識,提高集體聚餐登記申報的自覺性和積極性。
(市場監管局)